
10月15日,記者在位于楊凌示范區的陜西省農作物種子繁育加工基地項目現場看到,種子庫房、倉儲筒拔地而起,百余名工人正在緊張施工,一個個重要節點工程正在加速推進。
陜西省農作物種子繁育加工基地項目由陜西糧農集團所屬楊凌秦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楊凌秦豐種業”)投資建設,是西北地區投資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配套設施最齊全的大型種業設施基礎項目。
該項目去年3月底開工,建設內容包括育種創新體系、良種繁育及加工倉儲體系、產學研一體化協同發展體系、智慧種業與智慧物流管理體系四大板塊。
“截至目前,項目已完成科研中心主體建設、4座庫房整體建設及功能配套設施安裝,種子加工機械安裝進度已超80%,倉儲筒倉區域安裝基本完工,目前正在進行科研中心室內裝修和室外管網施工。項目計劃年底前整體完工。”陜西省農作物種子繁育加工基地項目辦主任韓輝說。
楊凌秦豐種業是依托陜西糧農集團全產業鏈優勢和楊凌示范區科教資源優勢,于2021年組建成立的全資國有現代種業企業,主要經營小麥、玉米、油菜、瓜菜、魔芋、中藥材等農作物種業“育繁推”一體化產品和業務。成立至今,該公司帶動糧食增產7.5億公斤,目前已在渭南、榆林以及陜南等地布局近10萬畝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種子繁育基地和配套生產加工中心,在省內外建成23個訂單種植示范基地。
記者了解到,陜西省農作物種子繁育加工基地建成后,將擁有國內外先進的育種試驗設備生物育種實驗室,著力打造農業農村部生物育種重點實驗室、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可實現年生產各類農作物種子2800余萬公斤,推廣面積1170余萬畝,在增加產值的同時將助力楊凌秦豐種業進一步完善種業產業鏈。
“該項目的實施,對加快楊凌旱區‘種業硅谷’建設,加快我省農作物品種選育、繁育、推廣速度,促進我省乃至黃淮麥區、黃淮海玉米區以及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農業的發展,保障糧食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睏盍枨刎S種業副總經理劉少勇介紹,項目可以有效推動種業創新鏈、產業鏈“雙鏈”融合,打好種業翻身仗,進一步增強陜西省種業創新優勢和種業自主創新能力。
近年來,楊凌示范區聚焦旱區“種業硅谷”建設目標,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扎實落實“三個看楊凌”要求,以國家旱區種業創新基地建設為抓手,搭平臺、建機制、聚要素、強示范,持續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
第三十一屆楊凌農高會將于10月25日開幕。楊凌將搭建交流平臺,舉行旱區種業創新發展交流對接、種子展示交易大市場等活動,屆時省內外種業企業主推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等將集中“亮相”,全國各地的農業企業、專家等將齊聚一堂交流,共同做好種業大文章。
隨著陜西省農作物種子繁育加工基地、良科種子研發中心等種業重點項目加速推進,楊凌種業產業的聚集度將進一步提升,形成龍頭帶動、結構完整、特色鮮明的種業企業陣型,助力楊凌農科城不斷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加快建設種業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綜合陜西日報 楊凌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