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種業是國家基礎性、戰略性核心產業,種源安全關系國家安全,為破解種業發展中長期存在的科技優勢和產業發展融合難題,推動陜西建設種業強省,7月28日,陜西省“兩鏈”融合作物育種重點專項推進會在楊凌舉行。
陜西省科技廳省委科技工委委員、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郭杰出席會議并講話,陜西糧農集團副總經理梁軍民致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兩鏈融合”項目技術總師吉萬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助理、農學院院長單衛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國家玉米改良中心陜西楊凌分中心主任薛吉全等農業專家圍繞農作物育種開展交流座談,積極探討種業產業鏈創新鏈“兩鏈”融合發展路徑。陜西省種業集團總經理、楊凌秦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曉鋒主持會議。
郭杰在講話中指出,陜西省是種業科技大省,但受種業基礎薄弱,研發投入不足,產業集中度低等因素影響,現代種業發展相對滯緩。要實現陜西由種業科研強省向產業強省轉變,一方面要真正確立省種業集團的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另一方面要增加成果供給方轉移轉化的積極性主動性。作物育種重點專項作為全省農業領域首個“兩鏈”融合專項,能夠為陜西省種業高質量發展增添動能與活力,破解種業發展中長期存在的科技優勢和產業發展“兩張皮”難題,對推動我省建設種業強省,提升種業創新氛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記者了解到,“兩鏈”融合作物育種重點專項是陜西省種業集團與西農大、油菜研究中心和農科院等院所合作開展的省級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實行牽頭企業主導、首席科學家統籌指導、眾多專家參與、不同科研機構協同、省內優勢企業支撐的大合作科研新模式,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實施期3年,依托科研院所的研發力量,借助種業集團產業開發能力,對玉米、小麥、油菜、馬鈴薯、雜糧和蔬菜作物等種質資源,進行表型鑒定和生物育種技術研究,選育優質、高產、綠色、抗病農作物品種,推動種業產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目前,已完成陜西省農作物育種創新聯合體組建,制定任務計劃書,各課題組穩步開展育種研究,取得階段性科研成果。
作為“兩鏈融合”牽頭單位的陜西省種業集團,以“現代種業+綠色農化+訂單農業”為路徑,助推楊凌打造旱區種業“硅谷”,并充分發揮楊凌秦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在陜西省農作物育種創新聯合體的牽頭作用,打造以小麥為主導的國家級育繁推一體化種子龍頭企業并作為上市公司進行培育,現已完成對陜西偉隆種業公司股權并購,正在加快推動整合其他優質種業資源,力爭年內實現陜西省國家級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零的突破。全媒體記者 王軍 王偉千 通訊員 程拯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