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網訊(記者 馬晴茹 宋洋)今天(5月31日)上午,陜西省政協召開“推進種業產業發展”月度協商會議。
2021年初,陜西糧農集團與楊凌示范區管委會共同發起組建了楊凌秦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依托楊凌旱區種業科技資源優勢,大力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奮力創建國家級“育繁推”一體化種子龍頭企業。如今,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發展,種業板塊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針對陜西種業企業發展現狀,結合糧農集團工作實際,省人大農工委副主任、陜西糧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利民認為,楊凌作為我國旱區種業硅谷,秦創原農業板塊總平臺,在陜西省種業發展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陜西省種業振興必須以楊凌為核心動力源,通過擦亮楊凌名片,培育壯大種業龍頭企業,推動全省種業產業發展。
劉利民建議,要以楊凌示范區內農業科研院所和省屬種業龍頭企業為主體,建立生物育種技術研發及應用推廣體系,打造國家級科研共享技術平臺,實現陜西省生物育種技術應用跨越發展。建議出臺生物育種專項補助政策,通過種質改良、優異基因挖掘及轉基因作物品種推廣,推動楊凌成為我國旱區生物育種技術應用示范基地。
同時,支持省屬種業龍頭企業,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切入點,重點圍繞小麥、玉米、油菜三大農作物,提升陜西省大田作物種子生產加工水平和倉儲能力,確保農業用種安全;啟動陜北谷子、陜南魔芋、食用菌、中藥材等雜糧和經濟林果作物種子新品種試驗示范推廣,逐步實現農作物及經濟林果作物種子全品類發展。
此外,劉利民還建議,應組建大型“育繁推”一體化種業集團,借鑒河南、山東、四川、廣東等省組建省級種業產業集團的成功經驗,增加國有資本金注入,支持糧農集團跨地區、跨所有制對省內外優勢特色種業企業、研發機構實施兼并重組,組建商業化育種科研團隊,發揮省屬國有種業企業在種業振興行動中的主導作用,提升企業創新發展能級,打造國內一流的省級大型“育繁推”一體化現代種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