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月24日起,西安全市降為低風險地區。各行各業穩步推進復工復產復市,加速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力爭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
重點項目再掀建設熱潮
力爭按期竣工交付
“春節期間,陜建集團將有267個項目不停工,3萬多名職工堅守項目一線,全力以赴搶抓項目建設。”陜建集團總經理毛繼東說。
西安高新區東晁村安置性商品房項目是我省重點民生保障類項目,目前主體工程已施工至19層。
1月20日,復工復產第一天。工人戴上安全帽和口罩,快速進入狀態:綁鋼筋、封模板、打混凝土,環環相扣。
“停工前我們儲備了足夠的鋼材。我們已經和200名工人談好,春節不放假,爭取項目按原計劃竣工交付。”項目經理李智軍說。
眼下,由陜西交控集團負責建設的京昆高速公路蒲城至澇峪段改擴建工程(以下簡稱京昆改擴建工程)渭河特大橋施工現場重新掀起施工熱潮。
“工人的復工熱情很高。”京昆改擴建工程管理處副處長楊新紅說,“只要原材料能保證,今年6月底前,完成渭河特大橋墩樁露出水面的既定任務應該不成問題。”
開工復產按下“快進鍵”
生產經營穩步“回暖”
西安疫情發生后,陜汽在西安商用車產業園生產暫停的情況下,緊盯目標任務不放松,統籌安排其他地區子公司提產能、保目標。
位于寶雞的陜汽商用車公司快速補充1000余名員工,單日總裝配產量創歷史新高。陜汽漢德車橋及時將資源協調到寶雞、銅川兩地廠區,確保按期交付。
疫情管控期間,陜汽生產制造部每天與銷售部對接,提前梳理銷售市場需求;物資采供中心建立生產裝配資源日報表機制,利用“同省異市”到貨模式確保外省資源按期入陜。
1月26日,陜汽西安商用車產業園園區內的生產企業實現滿工滿產,日產重卡車輛460輛。
省屬企業組織化程度高、生產生活配套設施較好,復工復產速度普遍較快。
1月26日,法士特西安地區子公司到崗復工率達100%。陜西黃河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線已全部投入生產運營,復工復產人員達2000余人。
陜西電子集團下屬西安衛光科技微晶微電子有限公司六英寸芯片生產線是我省唯一的功率集成電路芯片生產線。在全球缺芯的大背景下,這條生產線受到國家和省上的雙重“呵護”。
1月25日,西安衛光科技微晶微電子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張亞斌介紹,封閉管理期間,185名科研生產人員以“三班倒”方式連續奮戰。省委軍民融合辦、省工信廳、省國資委千方百計解決特殊物資供應問題,保障正常生產。1月24日公司接到全面復工通知,1月25日生產線就滿負荷生產。
人流物流加快流動
熟悉的生活正在回歸
西安疫情發生后,陜西華潤萬家生活超市有限公司立即搭建4種線上渠道,全力保供;緊急協調353個供應商,確保商品有效供應;成立支援應急隊,保障物資及時供應。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311個自有網點目前全部開門營業。
熟悉的生活又慢慢回來了。
1月17日17時6分,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國內客運航班全面取消以來的首架客運航班起飛,共搭乘西安工業大學、西安科技大學、西安醫學院等3所高校的150名學生。
1月22日起,國內客運航班有序恢復,近日每天執行航班60余架次。1月24日,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發布信息,當日起,進入該機場航站樓的旅客無須提供離市證明及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1月25日起,西安公交線路全部恢復運營,同時根據客流實際及時調整運力,確保車廂滿載率不超過50%。目前市區投入運營巡游出租車和網約車分別達1.1萬余輛和1.4萬余輛。地鐵8條線路全部恢復社會化運營,日客運量達50萬人次。
鐵路行業全力保障運輸安全暢通,2021年12月23日至今,發運貨物40.8萬車、2600余萬噸。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復工
省屬企業全力穩增長
復工復產有序推進以來,省國資委要求各省屬企業持續鞏固疫情防控成果,加快推進產能全面恢復,更好發揮國有企業主力軍作用和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帶動效應,確保一季度實現“開門穩”。1月24日上午,省國資委黨委書記劉斌、主任王海鵬一行到法士特西安廠區,實地查看企業復工復產情況,詳細了解企業面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全面復工后,法士特成立消殺專班,對廠區和家屬院內餐廳、電梯、衛生間等場所每日集中消毒;嚴格健康碼查驗、測溫、48小時內核酸檢測結果查驗等工作;緊緊圍繞一季度目標任務壓實責任,各大生產基地處處呈現出全力奮戰的場景。
西安發生疫情后,陜汽技術中心、汽車工程研究院等研發部門通過遠程會議等形式進行技術交流。陜汽進出口公司在技術支持、市場推廣等方面創新求變,1月5日,成功獲得非洲某項目第二批采購訂單,打贏了2022年開局第一仗。
疫情期間,陜西電子集團總部80%的干部職工堅守崗位,關鍵崗位全員在崗,領導干部和黨員骨干主動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保障重點企業、重點產品生產物資材料供應,確保企業經營不斷檔。
陜西交控集團各建設項目單位將計劃任務按季度、按月分解;對外省戶籍農民工嚴格落實屬地防疫要求;組織開展工地慰問工作,積極做好農民工防疫物資和工資報酬發放工作;做好施工物資材料儲備,確保春節假期后迅速形成大干局面。
陜西糧農集團暢通物流配送,擴大營銷網點覆蓋,全力保障春節市場供應;實施工廠封閉運行管理、物流非接觸式作業,堅決防范生產安全事故發生;保障糧油生產企業購銷資金需求,加強清欠長效機制建設,杜絕企業出現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和農民工工資行為,全方位激發生產經營主體的積極性。(陜西日報記者 郭軍)